广告位
齐鲁晚报公告挂失声明作废电子版查询 2022年08月17日
时间:2022-09 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2018年124家、2019年167家、2020年245家、2021年392家,这是滨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数字见证。 

 

  “伴随着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推进,滨州科技创新由助推到支撑再到引领的作用日渐凸显,‘抓产业必须抓科技、抓行业必定促创新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共为。”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表示。

 

  据了解,自去年以来,滨州市科技工作以构筑产教融合型、实业创新型“双型”城市建设为引领,坚持有解思维破难题、平台思维聚资源、生态思维补短板,通过路径变革和范式变革,下好科技创新“先手棋”,构筑起全市一体化科创体系、多元化科创平台、立体化科创布局,科技领域指标考核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。

 

  ◎文/图 山东商报·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

 

 

滨州市科技工作以构筑产教融合型、实业创新型“双型”城市建设为引领

 

  创新主体倍增,高新产业持续壮大

 

  立足培育创新创造主力军,滨州市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,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创新型领军企业链条式梯次培育体系。2021年分三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3家,通过认定202家,新增147家,比上年增长88.46%,总量达到392家,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,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倍增,有关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36家,超过前两年总和,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47.2%。获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5项。滨州市6家企业进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2021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现场晋级阶段,4家企业获评优胜企业。5家企业进入2021年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榜单。  


  滨州市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,滨州高新区《战略发展规划》《产业发展规划》通过科技部审查,全面完成科技部现场调研论证各项准备工作。实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,修订《滨州市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》,4家集群试点通过验收评估,确定为滨州市创新型产业集群。  

 

  共建共享共用,创新载体提质升级

 

  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,提升地区创新力,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和平台。聚焦产业与科技的结合点,滨州市突出共建共享共用,强化平台思维,以全周期、全链条服务为重点,加快布局“五院十校N基地”,成功争创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首位试点,打造集“产学研金服用”于一体的区域科创高地和产业引领平台。


 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约入驻机构167家,聚集科研服务资源,开展了渤海科创汇、中科院专家滨州行、“科创中国”创新创业投资大会分赛区等品牌活动,创新要素加速整合,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。魏桥国科科技园北区正式投用,光刻胶项目投产,铝基复合材料项目即将试生产。通过山东省先进铝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,招引“中科系”研发人员40人,完成首批7个研发项目立项,投资额1.1亿元。组建山东省高端铝制造与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,实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11项,带动链条企业研发投入1.2亿元。山东省重质油加工技术创新中心、山东省医疗健康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立项。“愉悦模式”受到省科技厅肯定,向山东省中药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员单位推广复制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8家、技术创新中心13家、新型研发机构26家,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聚集、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。  

 

  聚力科技攻关,创新要素加速集聚

 

  创新产出反映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,而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。以滨州市“每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”为例,2018年为9.27亿元,2020年达到78.56亿元,年均增长191.11%,2021年更是达到107.9亿元,同比增长37.35%,连续两年在省对市考核中列第1位。滨州市筛选备案11家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,构建覆盖县市区的“1+N”线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,滨城区、沾化区成功创建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。 

 
  滨州市强化科技破冰攻关,加速创新要素集聚。征集全市重大关键技术需求,形成87项技术需求汇编。建立实施重大项目“企业主动张榜、专家联合揭榜”合作新机制。京博控股集团举办全国性科技专项奖励,龙头企业设奖“以奖聚智、以奖聚才”模式开创全省乃至全国先例。对重点申报项目开展“一对一”指导服务,组织企业“揭榜挂帅”省级以上各类研发项目10项,其中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3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山东省科技示范工程2项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3项。全年累计对上争取各类补助经费达到1.8亿元,到位经费2.1亿元,再创历史新高。成功争取科技专项债9000万元,占全省总资金量的45%。强化金融助力,促成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88笔,惠及1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,总金额达到6.8亿元,比上年增长90%。

 

  完善政策机制,创新生态日趋优化

 

  创新资源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,研发经费是创新资源的重要基础。研发投入强度作为2020年、2021年度省对市综合考核科技领域指标之一,滨州市考核得分连续两年均居全省第1位。2018年至2020年,山东省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2.47%、2.10%、2.30%;滨州市同期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2.33%、2.59%、3.36%,尤其是2020年较上年提高0.77个百分点,提升幅度创历年最高。滨州市该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从2018年第9位、2019年第3位到2020年第1位,实现“三级跳”。 


  2021年,滨州市持续完善资源统筹和政策机制,从工作机制、资源配置、营商环境、创新生态等方面发力突破,创新生态日趋优化。深化与京津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,累计举办四期“渤海科创汇”系列活动,举办200人左右的对接活动6场、中小型活动200余场次,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788项,引进12家科技服务机构落户滨州。  

 
  下一步,滨州市科技系统将按照“科创引领争先向前”的要求,突出自立自强,坚持改革攻坚,聚力做好“企业培强、产业升级、共建共享、借智借力、科技金融、营商服务”六篇文章,把滨州科创的优势发挥到最大、潜力挖掘到极致,确保科技领域各项指标继续在全省“走在前”,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担当使命、加速赋能。主要发展目标是: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%、占比提高1.5个百分点以上;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00家,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;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继续走在前列;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0%以上。

齐鲁晚报广告部 登报挂失电话:0531-88029627